今天留学摆渡人小编整理了大三在校生报考司法考试需要什么材料?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大三在校生报考司法考试需要什么材料?
报名人员报名时应当具有以下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毕业证书。本人毕业证书应当能够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查询或认证。
3.申请享受放宽政策人员,须具有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方户籍。网上报名时,应上传户口簿首页及本人页电子照片。
4.电子证件照片。报名人员应当提供符合规定格式(宽413像素×高626像素)要求的本人近三个月内彩色(红、蓝、白底色均可)正面免冠电子证件照片。此照片将作为本人准考证、考试成绩通知单、法律职业资格申请表、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唯一使用照片。
5.司法行政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报名人员应当如实、准确填报个人信息,对报名信息作出真实有效承诺,并对填报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2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网上报名时,应当签署《应届毕业生承诺书》。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人员网上报名时,应当签署《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承诺书》。
报名人员填报虚假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骗取报名的,司法行政机关将按照《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公务员遴选和公务员考试有什么区别?
公务员考试和遴选有什么区别?
1.考试定位不同
公务员遴选一般是指党群机关、政府部门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从已经具备公务员身份和公务员相关资历的人员中选出符合组织或相关部门要求的部门工作人员,是党政部门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2.报考对象不同
遴选是公务员队伍内部竞争性的转任和选拔方式,是在公务员队伍中“二次择优”的一种制度创新。遴选考试包括中央统一招考和地方组织两种,主要针对对象为各级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且都有具体工作经历年限要求。中央统一招考即中央机关遴选,遴选对象面向全国;地方组织的遴选考试,其遴选对象多局限于本地。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公务员考试包括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两种,主要招录对象为已毕业的非现役军人、非在职公务员及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是面向全国进行招考的,没有户籍限制,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主要面向当地的居民和在当地就读的大学生以及本省生源的大学生。但现在大部分省份也对户口的限制进行放宽,这就需要考生报名时认真阅读招考简章。一般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受户籍限制。
3.考试时间不同
公务员考试时间相对固定。2019年山东省直公务员考试公告3月12人发布,4月20日笔试,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每年10月份,其他地区公务员考试时间由各地自行决定并组织实施,部分地区每年在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考试,全国大部分地区每年只考一次,省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不组织开展公务员考试。
遴选考试时间比较灵活。中央机关遴选考试根据每年情况不同,时间设定也不同,2019年中央遴选考试公告于2018年12月发布,笔试时间为2019年1月份,山东省直遴选2018年无组织报名,各地市根据本地市的情况,自行组织遴选考试。
4、考试内容不同
(1)笔试
公务员考试,不管是参加国考还是省考,一般情况下,在笔试阶段主要考两门,一门是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一门是申论,201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内容为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申论试卷分为A类和B类。省级机关的职位,使用申论A类试卷;省直机关所属基层单位的职位,使用申论B类试卷。
公务员遴选考试,笔试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主要测试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公开遴选职位考案例分析一科(A类),公开选调职位考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一科(B类),满分均为100分。
遴选考试笔试一般只有一场,主要侧重考察考生对于政府工作的认知,对于从事的实际工作的认知,对于党政工作的正确认知。遴选笔试本着“干什么考什么”“用什么测什么”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即根据报考职位和各职务层级的需求,分别设置笔试科目,名字不同的试卷。处级、副处级和主任科员的考察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正处级领导职位和副处级领导职位分别考不同类型的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主任科职员考案例分析。面试则实行“一职一卷”,就算是同一层级,不同岗位的考试内容也不一样,有的还要做跟岗位要求相关的心理测评。
公务员考试笔试分为两场,主要侧重考察考生对于政策的认知、时政的关注、大局意识和领导思维,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的题型设计来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成为一名政府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笔试分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查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专业科目主要针对一些特殊专业的职位。
(2)面试
遴选考试中,遴选职位面试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实施,选调职位面试由各部门组织实施,主要测试履行职位职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满分为100分。(以2019年山东省直遴选为参考)
公务员考试中,国家公务员考试及各省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一般由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其题量、题型及考察方式根据历年考试情况,有一定规律可循。个别岗位会增加专业能力测试,并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
5.考试难度不同
遴选考试难度较公务员考试难度相对而言要大一些,普通遴选考试难度介于科级领导干部公选和公务员考试难度之间,中央机关遴选难度最大不超过处级领导干部公选考试的难度。
以上就是山东中公小编整理的关于公务员考试和遴选考试的区别,希望各位考生正确区分以上两种考试,积极报考,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遴选考试,都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小编希望各位能把握住机会,预祝各位都能成功上岸!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考公务员?
留学摆渡人(https://www.baidurh.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考公务员?的相关内容。
1、得到大城市的户口,特别是北上广深
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上学的孩子来讲,出来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留在这些城市继续发展下去,而一个稳定的户口能让你在大城市里呆得更安心,更稳定,更有归属感。因此,得到一个户口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需要考虑在内的。
现在能解决户口的企业不算多,也不是人人都能解决,而公务员就不一样了,只要考上了,户口就是妥妥的啊!
2、考上了就等于永不失业
大部分毕业后工作不久的同学都 有被父母催婚的经历,而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也有被父母催促考公务员的经历!
在父母那一辈(还有工作不是很如意的年轻人)人看来,公务员就是金饭碗,公务员就是香馍馍,只要当了公务员,一辈子就有保障了。
如果你也被催考公务员,那么欢迎你加入考公大军。
3、高福利
2013年,人社部等方面曾对各省公务员工资情况做了调查摸底,得出的结论是,现在公务员工资收入中,基本工资占比大约是1/3左右,剩下的就是各种名目、花样繁多的津贴补贴。由于各省之间、同一省内不同县市之间,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不一致,导致国内公务员收入之间差距悬殊,最低和最高每年相差1.5万元。
4、工作稳定
现阶段我国的很多行业,很多职业都存在不稳定,有风险的特点。比如外企,私企以及自主创业等等,都面临着工作不稳定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失业。而公务员的工作节奏不快,工作压力小,更不用担心下岗待业,可以说是最稳定的职业之一。而考生报考公务员的目的也是图稳定。
5、社会地位高
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的思想根深蒂固,造就了公务员 “高社会地位”。 成为公务员是让亲朋好友都羡慕的,也是倍儿有面子的。公务员较高的社会地位都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我们且看几点:
(1)受人尊敬。提起公务员,旁人都是一种艳羡的目光。
(2)户口有保证。例如北京、上海,户口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公务员,是肯定能解决户口的。
(3)户口延伸的周边好处。如经济适用房、孩子上学、医疗保险等等都与户口挂钩。
(4)信用度高。就连信用卡额度都会很高。
(5)最容易脱单。嫁人就嫁公务员、嫁碗族等热词的出现,无不反映出公务员的受青睐程度,而沈阳晚报曾报道,从职业上看,未婚率最高的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最低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6)好办事。在公务员的很多工作中,要与其他部门,其他行业的人打交道,所以,做公务员可以建立比较广的一个关系网,办起事来自然方便很多。
6、养老不用愁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令公务员欢喜令普通民众艳羡的“双轨制”:即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金的收缴、退休核准、退休金发放及标准都是由人社部门下属的企保部门负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的收缴、退休金发放由财政部门负责,退休核准则是由组织部门和人社部门下属的公务局负责。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不同,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可拿到在职工资的80%至90%,而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领到在职工资的40%至60%,退休工资差距较大。
留学摆渡人以上,就是留学摆渡人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三在校生报考司法考试需要什么材料?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留学摆渡人:
www.baidurh.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